移动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黄海燕:飘浮在性别之外的涅槃

2022-08-16   http://www.hebzxw.com  来源:互联网  点击:[field:click/]次

[导读]: 春分 2022 布面油彩 100x100cm 飘浮在性别之外的涅槃 黄海燕以开放的思维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解构着传统的、僵硬的性别定式,呈现着社会性别的多样化和艺术形态的多元化,给出了关于当下的一种文化暗示,我们权且称之为游走在性别边缘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春·分 2022 布面油彩 100x100cm

飘浮在性别之外的涅槃

黄海燕以开放的思维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解构着传统的、僵硬的性别定式,呈现着社会性别的多样化和艺术形态的多元化,给出了关于当下的一种文化暗示,我们权且称之为“游走在性别边缘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当代艺术的特征就在于艺术的多元性与自身本体语言的形式化倾向。艺术家关注表现技法的个人化图式的符号性,而这种符号性必须符合艺术家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审美力。在对当下的体验与思考,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中,黄海燕逐渐建构了自己的精神图式。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综合性,包涵了多重意义形态的成分,试图以叙事的艺术手法触摸人物心灵的透视,能让观众直截地体悟到他所要展示给人们的——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都市女性所特有的情绪与心态。这使得他的作品从根本上脱离了传统方式的直观与对应,而呈现出模糊的、朦胧的,难以释解的幻象。他特别注意提炼形式的迷离感,看似分割却并置一体的几块狭长画面分别塑造出形态各异的多个女性形象,于和谐微妙的色调中寻找色彩的冷暖、虚实的缥缈与诡谲。同时,也弱化了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适度的夸张与变形,圆弧线与形的大量使用似乎是在勾勒人的灵魂而不是实体,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种意象的隐喻性。这是似真似幻的“心中之象”,神秘如梦,无以名状,让人完全沉浸在梦幻的光彩中,又有一种涅槃重生之感。

小·满 2022 布面油彩 100x100cm

黄海燕作品中那精微的轮廓与神秘的构成形式,使得这些女性不可思议,琢磨不透,象闪烁的星辰灿烂辉煌,他用丰富的幻想和诗意的语言来诠释可感知的实体。我们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画中的人物,但某些东西是存在于作品之外的,具体真实,并随着不断的深入解读变得更为明显。正如画家在自述中所言:“画最可贵的是在凝冻的画面之外的那些漂浮的生命。”

我不由地想起艾尔伯特• 贾克梅蒂说的一段话:“真实仿佛躲在一层薄雾后面,扯去一层,又有一层,一层又一层,真实永远在隔着一层薄雾的后面。然而我们似乎每天接近一步。就为这缘故,我行动起来,不停息地,似乎最后我终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最后我们终能把握生命的核心。

从这些柔韧不张扬的形象中,可以触摸到作者那充满人性化的温情、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以及他的审美理想。歌德有句名言:“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让世界充满爱,或许这就是人类拯救自己的出路。

文/陶咏白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著名评论家

白·露 2021 布面油彩 100x100cm

大·暑 2021 布面油彩 100x60cm

小·雪 2021 布面油彩 200x100cm

黄海燕的名字往往让人联想到女性,事实上,黄海燕在画风上也的确具有女性化的特征。他喜欢描绘女性人像,而且是被纱布包裹或纱帐遮挡的女性;更加不同寻常的是,他往往采用竖条状的构图,并且采用平涂式的背景,将人物安置在一个极度逼仄的空间中,给人带来一种受挤压和被束缚的心理感受。除此之外,他还常常采用俯视角度,使人像呈现出头大脚小的异常形态。尽管他画中的一些人物的脸上还带着笑容,但通过这些形象画家所要呈现和表达的无疑是当代人困厄、窘迫和无奈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体验。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

惊·蛰 2020 布面油彩 180x120cm

立·秋 2020 布面油彩 160x60cm

立·夏 2010 布面油彩 200x150cm

黄海燕这些年来一直关注人物这一主题,对女性肖像这一题材有着特殊的认识。他不满足对美女形象的直接描绘,而是表达这一特殊群体的共性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绪和心态,进而折射出社会的变化。这些作品既明确又朦胧,既优美又忧郁,使观者的思维在实在、虚无、美、性、柔弱、无奈等这些关键意义链上不断滑动,引人深思。他运用优美细腻的笔划、轻柔微妙的色彩、有意无意的变形恰当地表达了他的绘画主题。他作品中的敏锐细腻的个人感受和对作品多义性的表达是非常可贵的。

姚永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著名油画家

丝·路 2011 布面油彩 180x60cm

报春图 2020 布面油彩 180x60cm

黄海燕

1972 生于山东莘县。

1996 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

2010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荷兰阿姆斯特丹W.X.K.ART博物馆艺术总监、山东省油画学会理事、聊城市油画学会名誉主席。

近年来,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艺术课题一项,省校级课题两项,曾获文化部举办的展览艺术创新奖、优秀作品奖,山东省文化厅、省社科联和美术家协会及省油画学会举办的展览二、三等奖、优秀作品奖、学术奖,山东省教育厅“指导老师奖”,聊城大学课堂教学优秀奖、聊城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二等奖”、“专著二等奖”等。

多年来,致力于当代艺术评论研究和油画创作。期间,多次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欧洲国家,进行艺术考察和学术交流。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大展,在《中国艺术》、《中国油画》、《美术观察》、《美苑》、《画廊》、《艺术状态》、《艺术教育》、《鉴宝》,《红艺术》,《美术大观》、《荣宝斋》等专业美术期刊发表,并入编《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艺术地理丛书•齐鲁地理》、《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中国当代绘画交流》、《中国当代油画》、《艺苑撷英》等书籍。部分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亚洲艺术基金会、梅兰芳美术馆、炎黄艺术馆、北京马奈国际美术馆、山东当代油画馆,雅昌艺术网等多家机构及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私人收藏。